学 思 集
——2018年理论学习参考资料
第19期(总第92期)
党委宣传部编 2018年12月3日
【本期主题】
“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学习资料
【编者按】
“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坚定不移推进“八八战略”、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的重大创新,是深化和推进浙江改革发展的有力举措。
为更好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紧行动,深入推进学校“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清廉浙科”,特编辑本期导刊,供大家学习参考。
【目录】
1.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2.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高等学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意见
3.车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
4.“最多跑一次”改革启示录——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调研
5.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未来
6.最多跑一次 浙江加速度
7.哲轩: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政发〔2017〕6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7年2月2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要求,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各项工作,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全面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倒逼各地各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促进体制机制创新,使群众和企业对改革的获得感明显增强、政府办事效率明显提升、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二)基本原则。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省市县乡四级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在一些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包括重点项目率先突破,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市、县(市、区)和省级部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全面梳理,分类要求,分步快走。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制订清单,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分类施策,对各类办事事项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分批公布。
——条块结合,重在基层,加大指导。注重条块结合,省级部门要勇于担当、率先垂范,加大对基层的指导力度。基层政府直接面向群众和企业,要不等不靠,切实抓好落实。坚持上下齐抓联动,形成合力。
——功能互补,优化流程,提升服务。坚持网上网下结合,通过功能互补、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以浙江政务服务网为平台,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实体办事大厅与浙江政务服务网融合发展,提高政府办事事项和服务事项网上全流程办理率,通过让数据“多跑路”,换取群众和企业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三)工作目标。
全面梳理公布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事项,成熟一批、公布一批。以切实增强群众和企业获得感为衡量标准,检验和评价改革的成效,到2017年底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的要求。
(四)实施范围。
各市、县(市、区)政府及其部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省级有关单位包括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二、职责分工
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协调各地、各部门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工作。
省编办负责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日常工作,研究制订工作方案,督促各地、各部门抓好工作落实,并牵头做好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梳理和行政服务中心“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改革试点等工作。
省信访局负责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的建设和完善,进一步整合热线电话、网络等受理平台,加强平台受理和部门监管执法的衔接,提升运行效能。
省发展改革委(省审改办)负责牵头行政审批(含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和流程再造等工作,在项目投资审批方面重点突破。优化并全面应用浙江政务服务网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依托行政权力事项库,组织维护更新企业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事项、全面落实投资项目统一代码制和审批监管事项平台受理制,推进投资项目办件同步共享,做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行政审批标准化(办理的材料、条件和流程等)、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等工作。
省公安厅负责户口办理、出入境有关证照办理、车辆和驾驶人员证照办理以及相关资格资质证明、身份认定等便民服务事项方面的工作。
省财政厅负责政府非税收入接入浙江政务服务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推进方案,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收缴体系,建立完善促进各地各部门加快推进平台实施和平稳运行的长效机制;会同省地税局推进行政征收等工作。
省人力社保厅负责牵头推进职业资格改革,全面梳理职业资格资质事项,清理我省自行设置的职业资格,建立我省职业资格正面清单制度,向社会公开职业资格实施情况,建立职业资格规范实施的长效机制,在职业资格认定、医保社保办理等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省工商局负责牵头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梳理工商登记以及前置、后置审批事项,推进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探索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推进证照联办等工作。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省建设厅推进不动产登记等工作。
省质监局负责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标准化等工作,制定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地方标准。
省法制办负责牵头行政处罚、行政裁决等领域相关工作,负责提出行政许可事项、其他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适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法律意见,加强改革合法性审查评估等工作。
省政府督查室负责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督查工作。
其他省级有关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本单位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工作,并加强对本系统的督促指导。各级政府负责本地区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一)梳理公布阶段。2017年2月和3月,对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全面梳理并集中公布第一批、第二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零上门”和“最多跑一次”事项。三季度前再公布若干批“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
(二)全面督查阶段。2017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牵头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专项督查,查找短板,进一步倒逼政府自身改革。
(三)巩固提升阶段。2017年下半年,完善“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标准和办事指南,建章立制、总结评价,巩固深化改革成效。
四、配套措施
(一)加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大幅提高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事项即办件的比例,通过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实现立等可取。推进各地行政服务中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投资项目”“不动产登记”“商事登记”“社会事务”等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避免群众在不同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事项,建立部门联办机制,探索推行全程代办制。建立行政服务的监督机制,强化行政服务中心第三方监管职责,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工作回访机制,强化监督,提高群众满意度。加强乡镇(街道)、功能区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实现行政服务事项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二)加快推进更多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继续深化浙江政务服务网建设,全面推广“在线咨询、网上申请、快递送达”办理模式,除涉密或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基本实现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全覆盖,大幅提高网上办事比例。加快各地、各有关部门行政权力运行系统功能升级、联通整合,完善网上实名身份认证体系,加强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做好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建立“最多跑一次”网上评价、电子监察体系,不断扩大全流程网上办事事项范围。加快“浙江政务服务”移动客户端建设,深化浙江政务服务网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应用,推动更多审批事项和便民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办理。加快推进公共数据整合和共享利用,建设公共数据平台和统一共享交换体系,完善全省人口、法人综合数据库和公共信用信息库,以数据共享促进流程优化、业务协同。
(三)深化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建设。加大非紧急类热线整合力度,加强“12345”政务服务热线电话与110报警服务台对接工作,完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事项数据库,发挥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在解答群众和企业办事咨询中的作用,凡是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的公共服务事项,都可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电话或网上咨询,详细了解办事流程、所需材料和其他相关事项。
(四)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标准化。对于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依相对人申请由政府部门作出决定的事项,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办理标准化,制定发布我省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地方标准,形成《办理指南参考目录》,明确办理条件、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便捷化,保障改革真正落地。对于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政府部门依职权作出决定的事项,规范裁量标准,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执法、一次到位机制。
(五)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精减行政许可事项,推进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瘦身”,对关系国家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以外的企业投资项目,一律不再核准审批,均实行备案管理。优化并全面应用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探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建立模拟审批、容缺预审、联合办理机制,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中介服务规范化,开展相对行政集中许可权改革试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完善企业登记制度、推进工商登记全过程电子化试点、推行证照联办。
(六)全面加强和创新政府监管。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调指挥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探索智慧监管、审慎监管,形成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的监管制度,以更强的监管促进更好的放权和服务。
(七)深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全面推进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乡镇(街道)响应群众诉求和为民服务的能力。不断完善县级部门设置在乡镇(街道)的服务窗口,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更好地承接和落实“放管服”各项改革,为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创业创新营造良好环境。深化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符合基层政权定位、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激发经济发达镇发展内生动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水平,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八)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在简政放权、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推进诚信典型红名单和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建设。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存储和应用,并与政府部门许可、处罚和监管工作有效衔接。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对我省发展新使命新要求的深入实践,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是“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再深化再推进。各地、各部门要着眼于满足老百姓的需求、顺应群众和企业的呼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优良服务、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充分认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大意义,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改革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加快推动改革落地。
(二)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协同配合。省政府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更名为省政府推进“最多跑一次”深化“四单一网”改革协调小组,增设“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组,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法制办等单位组成,办公室设在省编办。“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组办公室要会同省法制办明确“最多跑一次”的内涵,并会同省质监局进行标准化,推动各地、各部门按照标准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系统有关工作的督促指导和业务培训,明确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和工作进度。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三)强化考核监督,加大推进力度。“最多跑一次”改革列入省级有关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专项督查制度,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明显滞后的地区和部门,要启动追责机制。各地、各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考核督查机制,强化制度刚性,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四)加强宣传引导,形成良好氛围。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互联网和新媒体广泛宣传“最多跑一次”改革,及时准确发布改革信息和政策法规解读,正确引导社会预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创新社会参与机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凝聚各方共识,营造良好氛围。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2月21日印发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
推进全省高等学校“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施意见
浙教人〔2018〕105号
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全面落实教育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要求,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切实优化教育服务,进一步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加快建设“清廉学校”,现就推进我省高校“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进“清廉学校”建设,按照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到学校各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全面深化高校放管服改革,充分运用“互联网+校务服务”,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业务协同,着力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材料、优化办事服务,使师生对改革的获得感明显增强、学校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示范引领。各高校要强化“用户”意识,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转变管理理念,减少审批事项,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推进校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要在一些重点部门和师生关注度高的事项中率先突破,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部门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系统梳理,分类要求,分步快走。以学校“小微权力清单”为基础,对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到学校各部门办事事项进行系统梳理,制订校务服务事项清单,统一规范办事要件,因事制宜、分类施策,对各类办事事项分别提出具体要求,分批公布。
3.功能互补,优化流程,提升服务。进一步简化程序、减少层级,坚持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功能互补,推广集中统一办理、协同办公模式,推动实体校务服务大厅和校务服务网融合发展,突破时空限制,整体提高网上办理水平,实现师生办事线上“一网通办”(一网),线下“只进一扇门”(一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一次)。
(三)工作目标
到2018年底,全面梳理公布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到学校各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校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高频校务服务事项(办件量占总办件量前80%的事项)师生到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2019年6月底前,实现80%以上的校务服务事项(特殊要求的事项除外)师生到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全部高频校务服务事项开通网上申请渠道;到2019年底,实现全部校务服务事项(特殊要求的事项除外)师生到部门办事“最多跑一次”并开通网上申请渠道,其中50%以上事项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校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事、掌上办事全覆盖。
二、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一)加快校务服务事项目录梳理。完成对学校“小微权力清单”的系统梳理,精简归并后形成校务服务事项目录并予以公布,统计办件量占总办件量前80%的高频校务服务事项,锚定重点工作目标。参照《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第1部分:总则》(DB33/T2036.1—2017)和《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服务指南编制规范》(GB/T36114—2018),对校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有关内容进行补充完善。结合校务公开,构建统一规范、动态调整的校务服务事项数据库。
(二)实现校务服务事项数据共享。借鉴政府部门“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的经验做法,组织数据来源部门编制校务服务数据目录,推动学校行政办公、财务管理、学生工作、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各部门建立数据仓,不断充实校务服务大数据。
(三)推进校务服务事项流程优化。利用跨部门业务协同和部门间数据共享,提出减权放权、联办合办等优化办事流程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减少前置条件、精简办事材料、缩短办理时间,有效避免师生在办事过程中重复填写表单和重复提交证明。
(四)完善统一校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学生事务中心迭代升级,加快现有校务服务系统整合,建立满足“一网、一门、一次”要求的“一站式”校务服务大厅和校务服务网。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快递送达”和“跨部门一件事情联办”改革,通过设置网上办理体验区、无人自助终端、智能自提柜等自助服务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办事效率,逐步实现校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上办”“掌上办”。
(五)推动政务服务事项数据进校园。推动师生到政府部门“最多跑一次”事项进校园,推进部分政务数据向高校有序开放,加快校务服务网与浙江政务服务网的无缝衔接,实现校内校外“一网通办”。
三、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高校“最多跑一次”改革对深入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扎实建设“清廉学校”具有重大意义。各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抓紧行动,学校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改革工作亲自部署、重要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加快推动改革落地。
(二)建立工作机制,强化协同配合。各校要抓紧成立学校主要领导牵头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专班,明确牵头部门,制订时间表、任务书,编制具体实施方案。牵头部门要加强对其他部门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形成合力,工作专班成立文件、校务服务事项目录、高频事项目录等有关材料于2018年12月底前报省教育厅“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备案。
(三)强化考核监督,加大推进力度。各校要建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专项督查制度,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明显滞后的学校,要启动追责机制,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四)加强宣传引导,形成良好氛围。各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有关宣传渠道广泛宣传“最多跑一次”改革,及时准确发布改革进展和政策解读,正确引导师生预期、积极回应师生关切,创新师生参与机制、拓宽师生参与渠道,凝聚各方共识,营造良好氛围。
浙江省教育厅
2018年11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
中共浙江省委书记 车俊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涵。浙江省遵循“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的要求,于去年12月率先提出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倡导的机关效能建设、政府自身改革的再推进再深化,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举措。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定决心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努力做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一、“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浙江探索
“最多跑一次”,是指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理一件事情,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从受理申请到形成办理结果全过程只需一次上门或零上门。“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是一场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根本理念和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多推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这些年,我们一以贯之、与时俱进地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在减权放权和方便群众办事上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群众反映“办事慢、办事繁、办事难”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存在,为了办成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到有关部门跑多次,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闹心费神。“最多跑一次”改革应群众需求而生、为解决问题而变,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在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突破,努力做到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以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最鲜明的导向,也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核心内涵就是以群众感受为标准倒逼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换位思考,从群众的视角思考政府改革,用群众的语言设定改革目标,以群众的感受确立改革标准,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这项改革的评判权在群众手中,坚持“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变自我评价为群众评价,变群众观望为群众参与,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评判者、推动者。实践证明,群众感受的“小变化”造就了政府运行的“大变革”。从“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的变化不是简单量变,其带来的是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权力运行方式的深刻变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化运用。这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动力。
“最多跑一次”改革彰显的作风就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最多跑一次”改革既是一场制度变革,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洗礼、作风锤炼过程。这项改革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把麻烦留给干部、把方便让给群众,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各级各部门的负责同志纷纷以普通群众身份到窗口体验办事过程,现场解决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全省上下机关干部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我们深刻体会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是我们干部从政的成就感,只要我们真心为群众服务,群众就会真心拥护我们。这是“最多跑一次”改革最鲜明的成效,也是我们抓改革工作的切身体会。
二、以创新和实干精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说到做到
“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作出的承诺。在今年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开放日活动中,香港记者问“最多跑一次”能否做到,我明确回答“浙江有条件实现、有能力实现,而且一定要实现”。既然作出了承诺,就必须说到做到。我们牢记“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的嘱托,唱响创新和实干的最强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站在群众角度界定“一件事情”,分批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传统的行政审批以不同部门相互分割的“事项”为标准,群众眼中的“一件事情”往往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的多个“事项”构成。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我们以群众眼中的“一件事情”为标准整合归并相关事项,推进一件事情全流程最多跑一次。截至7月底,省级部门“最多跑一次”事项889项,占同级全部事项的93%;设区市本级平均845项,占81%;县(市、区)平均732项,占90%。根据去年的统计数,省市县三级“最多跑一次”事项办件量占全部年办件量的90%以上。
大力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推动群众办事从“找部门”到“找政府”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分工过细、各自为战、办公场所分散,是造成一件事跑多次的重要原因。我们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系统集成方法,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主抓手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强市、县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承担审批和服务职能的处科股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将原来按部门职能分设的窗口整合为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不动产交易登记、医保社保、公安服务等综合窗口,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使群众只需进行政服务中心“一个门”、到综合窗口“一个窗”就能把“一件事”办成。积极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平台和村(社区)代办点建设,推行“乡镇(街道)、村(社区)前台综合受理,县级后台分类办理,乡镇(街道)、村(社区)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聚焦重点难点攻坚克难,在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寻找突破。“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关键,在于什么事难办就办什么事。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关键是要有决心和担当。我们大力推进不动产交易登记改革,成功实现交易备案、税款征缴、不动产登记全业务全过程“最多跑一次”。持续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在全省范围推行20个领域“证照联办”、12个事项“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推动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特别是针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这个难度最大的矛盾焦点,我们充分调研并制定了具体改革方案,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完善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施“区域能评、环评+区块能耗、环境标准”和“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推进涉政审批中介改革,推广“一口受理、在线咨询、网上办理、代办服务、快递送达”办理模式,到2017年底前要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
推进网上网下融合,更多依靠网络让群众“不用跑”。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关键技术支撑。我们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数据共享推动业务协同,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制定《浙江省公共数据和电子政务管理办法》,确立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等法律效力,确保网上办事于法有据。依托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浙江政务服务网,推进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政务信息集中公开、数据资源集中共享,做到“一网通办”。建成“12345”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完善办事咨询服务体系,统一处理群众投诉举报。“信息孤岛”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必须打通的堵点。我们多次研究部署,下大力气推进各级各部门信息系统互联、基础数据库建设和公共数据共享,推动“一次录入、大家共用”和“一个数据用到底”。
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大的“放”和更优的“服”。转变“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的传统管理模式,从“严进宽管”转向“宽进严管”,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题中之义。我们提出“服务零距离、监管不扰民”,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事中事后监管延伸。联动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进一步精简事前审批的同时,探索智慧监管、审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行政处罚等监管信息全面纳入信用体系,构建“事前管标准、事中管达标、事后管信用”的监管体系。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推进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力量下沉,打造“多员合一、一员多用”的全科网格,不断提升基层一线的事中事后监管能力。
注重标准化和法治化,在改革实践中形成更多制度性成果。“最多跑一次”改革不做数量文章、形式文章、短期文章,要见质量、重效果、常态化,形成不可逆的改革成果。我们把标准化作为基础工作和长效机制,以“减层级、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为抓手,制定省级标准《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构建规范的办事事项和办事指南。认真总结推广实践中的好做法,并上升为制度性成果巩固下来,提升改革的制度化水平。针对实践中遇到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问题,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同时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在桐庐县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与法规规章衔接的绿色通道试点,为改革攻坚克难提供法治支撑。
三、用“最多跑一次”改革增创浙江改革发展新优势
浙江发展首要的优势在体制机制,关键的举措在深化改革。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更高地举起改革大旗,突出改革强省工作导向,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当前,“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经在诸多方面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显现出牵一发动全身、一子落满盘活的示范带动效应,引领形成了浙江改革发展的新优势。
“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地见效,改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加速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需要有效的市场,也需要有为的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着力点,致力于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共同作用,降低了各类市场主体的负担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和个人可以集中精力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降低了就业创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促进传统动能修复和新动能培育;缩短了供需匹配的时滞,增强了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打开了通道。今年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1—8月财政总收入增长14.7%,实体经济全面振兴,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四个季度上扬,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均在10%以上,新设企业数增长24%,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7.9%。
“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放管服”改革先人一步,改出了现代政府治理的新维度。“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基础上完成关键一跃,实现了减权限权治权和优化服务的有机统一。这项改革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引发权力运行方式变革,使权力运行从处科股的“小循环”变成部门内部的“中循环”、跨部门的“大循环”,明显提高了机关效能;引发政府治理的技术变革,使互联网、大数据与政务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迈向“数据政府”“智慧政府”;还将进一步引发政府组织结构变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对深化机构改革提供有益的基层探索。
“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改出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最多跑一次”改革把做好优化服务的“乘法”放在突出位置,着力为群众办事提供“店小二”式服务、创造一流环境。市场准入领域改革深入推进,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大力气解决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等难啃的“硬骨头”,加快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政务服务能网上办理的就网上办理,必须现场办理的减次数、减时间,营造了便民高效的政务环境;一大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大大减少了群众办事的奔波之苦和心情之烦,营造了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在人大、政协开展的调研督察、民主监督中,广大群众普遍认为“最多跑一次”改革抓得准、抓得实,抓到了群众的所需所盼,抓到了老百姓心坎上。根据特定对象电话回访2万份问卷调查,群众对“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满意率达到95.7%,“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82.6%;根据5691名办事群众面对面调查,群众对这项改革的满意率达到96.2%;根据网民意见抽样调查,持正面态度的网民占90.9%,88%网民表示“到政府办事比以前更加方便”。
“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党风廉政建设,改出了“清廉浙江”建设的新高度。“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治权”为重中之重,着力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扎紧了制度的笼子。特别是通过全面整合和优化审批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法治化,强化了群众参与、群众评价、群众监督,推动了政务公开,使权力运行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公平透明。这有助于管住权力的“任性”,革除与审批发证相关联的寻租权力和不当利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铲除滋生腐败的寻租空间。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处在破冰期,但已初步显现了成效。我们将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坚决推动“最多跑一次”从承诺变为现实、由理念化为制度。以此为牵引,全力抓好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落地见效,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努力在加强最优制度供给、营造最佳营商环境、释放最大改革红利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魄,开创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求是》杂志2017年第20期)
“最多跑一次”改革启示录
——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调研
2017-11-18 来源:必赢626net入口首页 光明日报
编者按
“最多跑一次”,是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坚定不移执行“八八战略”再创浙江体制机制优势的重大创新,是深化和推进浙江改革发展的有力举措。
“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倒逼各级各部门减权、放权、治权,探索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行政服务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形成“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按标检查、一次到位”的监管机制,形成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快递送达”的运行机制。
2017年年初以来,浙江各地各部门以“最多跑一次”为突破口,聚焦改革目标,强化改革协同,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谋划实施了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事项,切实提高了行政效率、优化了服务质量,大大提升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目前,“最多跑一次”改革还在不断深化和拓展中,浙江的探索、浙江的实践、浙江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我希望通过中国侨联对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的便民措施表示感谢……”今年9月,中国侨联主席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谢信。
这封感谢信发自浙江青田——中国著名的侨乡,写信人叫杨苏荣,是厄瓜多尔青田同乡会秘书长。
6月份,杨苏荣带着出生不久的女儿回国探亲。因为女儿持国外使馆签发的旅行证回国,需要办理新的护照。但如何办理,周围人各执一词,让杨苏荣不知所措。
但在他加入“青田公安出入境红绶带引导群”微信群后,畏难和茫然一扫而光。求助信息一经“抛”出,杨苏荣就收到了详细完整的办照“攻略”。更让他惊喜的是,在到县出入境接待大厅实地办理时,不仅有工作人员微笑引导,而且自助服务完备,窗口处理效率也很高。10分钟不到,杨苏荣心头的“难事”就解决了。
“这是我第一次享受到‘最多跑一次’改革带来的便捷。”杨苏荣发在朋友圈的感慨,引来上百个点赞。再之后,就有了开头中国侨联主席收到的那封信。
借助互联网的传播,这封感谢信和“最多跑一次”火了起来!
一个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
2016年,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车俊在基层调研走访时,谈及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个别群众和企业不经意间的“抱怨”,让他陷入了深思。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启航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必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必须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2016年12月,“最多跑一次”在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出,明确要求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
2017年,“最多跑一次”成为浙江改革的一个“高频词”。庄严的承诺背后,是密集的部署鼓点,紧凑的行动节奏。以创新和实干为底色的浙江精神,在“最多跑一次”的改革中再次彰显。
2月,车俊主持召开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会议,对“最多跑一次”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同时,省里分两批完成了“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公布工作,59个省级单位梳理958项,设区市本级平均梳理1002项,县(市、区)平均梳理862项。随后,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改革思路,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紧接着,省政府召开全会,进一步部署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相关工作。
“最多跑一次”是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是一场从理念、制度到作风的全方位深层次变革,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浙江有条件实现、有能力实现,而且一定要实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面对媒体记者的提问,车俊的回答掷地有声。
以“便利群众”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换位思考,从群众的视角思考政府改革,用群众的语言设定改革目标,以群众的感受确立改革标准,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政务环境最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省份。“首先要从群众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改起,什么事难办,就办什么事。”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堵点和痛点,就是改革的切入点和出发点。
“‘最多跑一次’就是‘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浙江省编办主任鞠建林向记者介绍说,“具体来说,就是群众来办事,只需将材料提交给综合窗口即可,由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全流程协调,按责转办。”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有效途径。
满足群众需求是深化改革的初心,群众自然也是改革效果的评判者。这一点,在浙江已经成为广泛共识。
按照以往办理准迁证的程序,申请人从准备材料到派出所申请到最后领取,至少来回跑两趟,等上7至10天。然而,最近衢州市民吴先生仅跑了一趟,花了10分钟就拿到了准迁证。
吴先生因工作繁忙,把孩子今年报名上小学的事情给忘了,眼瞅着两天后报名上学日期就要截止,可他的户口还在广东老家,没有迁过来。心急如焚的他跑到衢州市公安局柯山分局城南派出所求助。户籍民警李忠了解了吴先生的情况后,一边接过吴先生带来的材料仔细审核,一边掏出手机拍照上传相关信息……10分钟后,准迁证交到了吴先生手上。
衢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文光向记者介绍,衢州紧扣省里的顶层设计,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机遇意识,创新性推出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截至9月底,完成38个部门716项审批事项筛选,其中“最多跑一次”事项666项(含公共服务事项75项),占比93%,群众满意率达99.4%。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宁波市鄞州区在浙江率先试点多证“微联办”,接力数据共享“通堵点”,采用社交媒体软件与政务网络互通的方式,办事企业、群众利用现有的手机拍照功能代替扫描件,采用微信互动交流审核的优势,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25个行政审批事项的多证“微联办”。鄞州区编办主任邱爱民向记者介绍:“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260天缩短到100天,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从130天缩短到50天,平均提速60%。1至10月,项目审批代办中心代办各类项目累计达336个,涉及投资金额830亿元,开工项目263个。”
鄞州区公安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许国平告诉记者:“局里将86个事项下放到全区24个派出所窗口,派出所受理事项占全局受理比例从原来的36.8%提升到90.5%,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绝大部分事项,特别是办事频率最高、涉及群众最广的户籍、居住证等事项,全部下放到派出所受理。”
在最近一次“最多跑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浙江省有关部门领导介绍,目前全省各市县在推进本地系统和“一窗受理”平台的对接中,已经累计打通76套市级系统和27套县级系统。省市县可网上申请办理事项的开通率,分别达到79.9%、61.5%、55.9%;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累计缴费业务量达3090万笔,证照快递量达1081万次。
“群众满意”是衡量改革效果的重要标准
“最多跑一次”以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着力点,致力于把该管的事管住管好,把该放的权放开放到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说:“改革让‘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共同起作用,降低了各类市场主体的负担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增强了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打开了通道。”
今年上半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1至8月财政总收入增长14.7%,实体经济全面振兴,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四个季度上扬,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达到57.9%。
“最多跑一次”,还改出了现代政府治理的新高度。作为浙江“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升级版”,“最多跑一次”让减权限权治权和优化服务的统一成为可能。
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院长兰建平认为,浙江提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背景下,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积极探索,是地方政府寻求“善治”的新实践。
“最多跑一次”应群众需求而生、为解决问题而变,改革的评判权也交到群众手中,“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变自我评价为群众评价,变群众观望为群众参与,让群众成为改革的监督者、评判者、推动者。
从“跑多次”到“最多跑一次”的变化不是简单量变,其带来的是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权力运行方式的深刻变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化运用,极大地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便民服务中心,村民金伟星、马桂仙正在办理户籍、更新身份证。他们高兴地告诉记者:“从拍照到填报表格,不到两分钟就办好了新证。以前要去镇里、县里办的事现在在村里就能办理了,真是方便多了”。
“我们现在只要安心施工,其他的等电话就可以了。”丽水市庆元县宏旭竹木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基建连说“没想到”,“公司新投资的项目需完成消防备案签字,去了一次县行政审批中心,后来就不用再跑来跑去办手续了。要咨询的事情,去浙江政务服务网上查查就可以。上面有一次性告知,一目了然,还可以提供上门服务、预约办理等。”
“最多跑一次”改革既是一场制度变革,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洗礼、作风锤炼过程。这项改革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把麻烦留给干部、把方便让给群众,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
对于“最多跑一次”,老百姓毫不吝啬地打出了“高分”。省统计局民调中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给予满意和比较满意评价的比例达86.9%,90.6%,受访者普遍认为“到政府办事比以前更方便”。
记者了解到,浙江超过八成事项已经实现“最多跑一次”,提前实现了全年目标。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宋世明说:“人民群众是改革的主力军,也是改革的评判者。‘满意指数’的提升,充分体现了群众对于改革的‘信心指数’,必将生成持续推进改革的不竭动力。”
“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引发“乘数效应”
一子落,满盘活。“最多跑一次”撬动了浙江各方面各领域的改革,在诸多方面取得重大实质性突破,显现出巨大的示范带动效应,引领形成浙江改革发展的新优势。
与此同时,经过近一年的时间,“最多跑一次”进入了“坚冰区”和“深水区”,面临的是更难啃的“硬骨头”和群众日益高涨的期待。
围绕权力运行业务流和信息流整合优化、信息孤岛、项目投资等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继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如何整合和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如何深化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体系?如何推动改革难度系数最高的投资项目审批破局?如何解决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和执法扰民问题?
浙江“最多跑一次”悄然进入集中发力、攻坚克难的新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必须有新的突破。”未来如何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金雪军认为,要推进配套制度改革,梳理和调整政府“四张清单”,实现“最后一级政府”与“最多跑一次”的无缝衔接,“建立基层政府与决策部门间有效的改革反馈路径,建立健全基层信息反馈机制。”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已基本完成数据归集。在数据共享方面,已开放57个省级单位3600项数据共享权限。此外,全省1300余个乡镇街道、140余个功能区都建成浙江政府服务网乡镇(街道)站,在公共支付方面,仅9月份统一公共支付平台的累计缴费业务量就达3090万笔。
改革由“点”到“面”,经验从“个案”到“标配”……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在从破题向纵深、从倒逼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转变。目前全省累计梳理公布三批“最多跑一次”事项,基本实现覆盖80%左右办事事项的年度改革目标。其中,省级889项(含中央直属单位在浙机构285项),设区市本级平均845项,县(市、区)平均732项,分别占同级总事项数的93.28%、81.17%和90.26%。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处在新阶段。车俊说:“我们将站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坚决推动‘最多跑一次’从承诺变为现实、由理念化为制度。以此为牵引,全力抓好国家级重大改革试点落地见效,谋划实施一批群众最期盼、发展最急需的重大改革举措,努力推动最优制度供给、营造最佳营商环境、释放最大改革红利,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和气魄,开创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组长: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成员:严红枫、沈耀峰、王丹、李慧、陆健)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本经验与未来
2018-05-16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郁建兴 高翔
摘要: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显示, 将评价改革成效的权力交给人民群众, 扭转以往政府中心主义的改革逻辑, 是浙江省得以实质性推进简政放权的重要经验。在浙江省委省政府领导下, 各地、各部门都把运用“互联网+”技术作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必备要素, 通过推进政务标准化, 促进不同部门、不同层级和不同区域政府的数据共享, 形成了整体性政府的改革模式, 在提高行政效率、规范权力运行和降低体制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需要进一步实现政务标准化和信息共享, 其关键不只在于技术革命, 也在于管理创新;不应在于权力集中, 而在于部门协调。
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自2016年12月提出后, 迅即在全省全面推开, 形成了各地、各部门积极探索、改革创新的热潮。2018年1月,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报告》并予以肯定。2018年3月, “最多跑一次”被正式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一年多来, “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积累了重要经验, 但也存在政务标准化水平低、“信息孤岛”以及一些改革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等问题。2018年1月2日,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会上表示, 要深化认识、丰富内涵、拓展外延、提升质量, 坚定不移推动这项改革向纵深发展。受浙江省委政研室委托,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课题组, 访问了浙江省机构编制办公室等与“最多跑一次”改革紧密相关的核心部门, 同时调研了杭州市、衢州市等地的改革进展。杭州市是浙江省较早开始探索电子政务、移动政务的地区, 衢州市则在改革中率先形成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新模式, 两者分别代表了省内发达地区、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改革进展。跨部门、跨层级和跨地区的实证调研, 能够更好呈现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实践进程。与此同时, 课题组以体验式调查方式走访了杭州“市民之家”等多个行政服务中心, 登录了浙江政务服务网、政务服务APP等实际感受“最多跑一次”的在线用户体验。基于这些调研, 结合课题组前期在杭州市桐庐县和湖州市德清县等地的实证研究发现, 以及对湖北省武汉市“三办改革”、江苏省“不见面审批”等具体做法的调研, 我们形成了以下研究报告。
一、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缘起与进展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始于2016年12月, 旨在以“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深化政府自身改革, 并由此撬动经济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和权力运行机制改革等。这一改革既是对中央政府主导的“放管服”改革的响应和落实, 也是对浙江省自2014年以来“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当然, “最多跑一次”改革并不只是浙江省以往政府改革的简单延续, 而是试图通过创新理念、借力技术, 形成整体性政府的改革模式, 增创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
浙江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有着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 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并在权力清单之外制定了“企业项目投资负面清单”、“政府责任清单”, 以及“省级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 旨在更好约束行政权力、优化营商环境。针对当时浙江省未建立省级行政服务大厅的客观现状, 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提出了建设“在线政务大厅”的设想, 即通过建立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互联网, 为市民和企业提供咨询、办事和查阅等多种服务。2014年6月, 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正式上线, 从而奠定了浙江省“四张清单一张网”的基本格局。依托政务服务网, 浙江省公布了省市县三级部门的所有服务事项, 以及42个省级部门权力清单上的4236项行政权力。到2014年10月底, 全省101个市、县 (区) 的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在浙江政务服务网正式向社会公布, 以此保证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至此, 市民和企业可以在政务服务网完成水电煤缴费, 也可以查询政府服务的办事流程和民生事项。不过, 由于各职能部门往往需要市民、企业按照特定流程携带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前往不同部门办理手续, 大部分政务事项仍然不能通过政务服务网完成。
以政府部门为主体推进简政放权、清理非行政审批许可事项, 尽管取得了较大成效, 但始终未能彻底清理大量不必要的、重复的行政审批事项, 始终难以实质性地降低市民、企业获得政务服务的成本, 甚至常常出现“证明你妈是你妈”的现象。2015年5月6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严厉批评了这一现象, 要求各部门、各级政府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为了使政府改革更好转化为市民、企业的满意感、获得感, 切实优化企业营商环境, 浙江省明确提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与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与以往改革相比, “最多跑一次”的主语由政府转变为了市民、企业, 即“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的理念和目标”, “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 “倒逼各地各部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换言之, “最多跑一次”不再是从政府自身逻辑出发, 而是以市民、企业等的办事体验为出发点倒逼政府及其部门改革, 具有显著的“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等特点。在许多以往的政府改革创新项目中, 政府官员和专家是改革的提出者、倡导者和评价者, 大量市民游离在政府改革之外, 不仅无法参加改革过程, 从公共服务或社会治理中获益, 甚至未必充分知晓这些政府改革。以政府自身逻辑出发梳理行政权力已不容易, 要使这些工作立竿见影有成效, 实实在在转化为市民、企业的获得感就更加困难了。也正因此, 浙江省委省政府最初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时并未得到所有干部的支持。有干部认为, 为避免改革没有回旋余地, 可以先从个别部门、个别地区先行先试, 待取得成效后再全面铺开。不过, 浙江省委省政府认为, “ (党委和政府) 不能因为怕担当而不去改革”。 2017年2月, 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明确要求“省市县乡四级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作为一项自上而下推动的重大改革, 浙江省委省政府建立了实质性的领导班子, 协调各部门共同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省委书记车俊高度关注改革进程, 省长袁家军每两个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 常务副省长冯飞每个月召开例会, 以强化这一改革的顶层设计。在工作机制上, 浙江省设立了省政府推进“最多跑一次”深化“四单一网”改革协调小组, 以及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法制办等单位组成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组。在改革实践进程中, 省政府办公厅承担了主要协调工作, 负责协调省编办、省信访局, 以及省发改委 (企业投资项目) 、省工商局 (商事制度改革) 、省公安厅和省人力社保厅等 (便民服务) 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 如事项梳理、标准化和数据共享、对接等。
除了扎实的领导机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浙江省得以实质性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技术支撑。在省级层面, 浙江省早在2015年11月就成立了数据资源管理中心。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 省数据资源管理中心与省编办等职能部门通力合作, 选取市民、企业办件量最多的前100个事项集中攻关, 明确提出“让数据跑代替老百姓跑”的口号。针对每一个事项, 各部门以事项标准化为切入点, 统一主项名称、子项名称、适用依据、申请材料、办事流程、业务经办流程、办理时限和表单内容等, 并将办事材料分门别类整理为数据目录, 区分出可以由其他部门提供共享的数据、本部门产生的数据, 以及必须由办事者提交的数据等。在此基础上, 浙江省同步推进了各省级单位的数据仓建设, 并基于个人、法人的数据库建设, 谋划了省市两级资源共享的大数据中心。各部门围绕“数据”的一系列工作, 致力于通过政府内部的数据共享, 最大程度地减少市民、企业办事时所需提供的证明材料;通过部门间的系统对接, 最大限度地简化市民、企业在部门间兜兜转转的办事流程, 降低他们的办事成本。通过这一改革, 浙江省逐步从“政务服务+互联网”实现了向“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转变。以往, 政务服务网是传统政府行政体系的增加项, 主要提供政务咨询等服务, 市民和企业仍然需要依据行政流程跨部门流动办事;现在, 政务服务网成为了政府行政的“大脑”, 市民、企业在办理事项时只要到责任部门“一窗受理”, 即可获得后台各部门间数据共享、系统对接后提供的“集成服务”。行政服务办事大厅、政务服务网、自助终端机, 以及政府服务APP则成为了无缝对接“互联网+政务服务”与市民、企业的接口桥梁。不过, 受制于数据共享、对接进程的工作量, 目前的政务服务形态仍然是以“线下服务为主、线上服务为辅”, 即更多以行政服务办事大厅这一载体为市民、企业提供便利。
值得注意的是, “最多跑一次”改革尽管是浙江省委省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政府改革项目, 但它仍然保留了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新的自主性, 省委省政府把自身角色严格界定为引导、规范和支持。一是明确目标, 通过顶层设计引导地方政府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发布《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为标志, 浙江省政府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思想, 确立了“一窗受理”、“网上办理”等主要改革方向和切入点。二是规范进程, 通过加大考核督查, 启动追责机制, 确保各地、各部门都能够切实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三是提供支持, 即要求各省级部门为各地区同系统的政务服务工作提供业务培训, 支持地方政府推进改革进程。在统一目标方向的前提下,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地理区位等实际情况, 选择适当的切入点探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方式方法。如在经济相对欠发达的衢州市, 企业投资项目、商事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办理人次总体较少, 当地政府就首先探索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这一模式, 以物理集成为突破口倒逼各部门再造流程、减少事项。在人口数量密集且前期电子政务发展基础良好的杭州, 当地政府就把“互联网+政务服务”作为突破口, 实现了“60分钟完成不动产登记”的杭州速度。在工业化、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湖州市德清县, 当地政府则尝试了企业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区域环评”和“标准地建设”等新做法。
二、“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自提出以来, 在较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短期来看,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较好提升了政府便民服务、商事登记和企业投资审批项目等的办事效率, 降低了市民、企业的办事成本;从长远来看,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超越了行政管理意义上的效率提升, 它通过以事项为载体撬动了跨部门的流程再造, 倒逼各部门减少行政权力, 在推动简政放权、规范行政权力行使等方面成效显著, 已经初步显现出推动经济社会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撬动效应。而且, 浙江省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探索形成了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整体性政府改革模式, 也为下一阶段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积累了重要经验。
1. 政府行政效率明显提高
在政府管理领域, 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始终是各国人民诟病政府的重要内容, 中国政府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 老百姓到政府办事“门难进”、“脸难看”的问题长期存在、极为突出。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2015) 显示, 只有极少部分 (3.3%) 市民表示他们相当满意获取政府公共服务的便利程度, 但有近三分之一 (29.2%) 的市民明确表示不满意。中国老百姓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不满, 首先表现为信息获取困难, 即不了解应当如何完成某个政务服务事项。如有将近一半 (48.2%) 的市民认为, 他们到政府机关办理公司注册、房产过户、申请护照等类似事项时, 要获得完整、有效和易懂的办事介绍材料是相当困难的。老百姓不满政府服务的另一个原因是效率低下。即便是在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后, 老百姓仍然较为普遍地认为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不高。在常见政务事项中, 老百姓认为行政效率最高的是“办理身份证”, 但仍然有将近五分之一 (18.5%) 的市民认为该事项的办理效率较低。老百姓对到政府部门开证明的评价最低, 有将近三成 (28.9%) 老百姓认为政府部门开具证明的办事效率较低 (表1) 。
以政务服务事项中办事频次最高的100个事项入手,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在解决市民、企业到政府部门办事难、办事慢等突出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12月以来, 浙江省各级政府通过部门间流程再造和权力重构, 系统梳理、公布了“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界定, “最多跑一次”是指市民和企业到政府办理一件事情, 在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受理条件时, 从受理申请到形成办理结果的全过程之需要一次上门或零上门。到2017年12月,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比例已经超过九成, 意味着市民、企业不再需要辗转奔波于各个部门之间开齐证明才能获得便民服务、商事登记和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批。
通过推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再造, “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最大限度为市民、企业获得政务服务创造便利条件的同时, 也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在便民服务方面, 杭州市已经实现平均60分钟完成不动产登记, 是全国最快速度;在商事证照登记方面, “多证合一”证照办理的时间压缩到了1-2个工作日;在企业投资审批项目方面, 全省平均所需时间为104个工作日, 嘉兴更是压缩到了45个工作日。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开展的多次满意度调查中, 办事群众对改革的满意度均达到了90%以上。
2. 撬动全面深化改革初显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中未能秉公执法的现象, 造成了经济社会运行中相对较高的体制成本。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2015) 显示, 各有约五分之一的老百姓认为政府并不能够做到公平执法 (18.7%) 、不会秉公办事 (21.8%) 。在老百姓看来, 不少政府部门始终未能做到依法行政 (表2) 。在交通违章、违法经营、违章建筑和餐馆卫生等常见的行政执法或市场监管领域, 都有约三分之一的老百姓认为政府部门没有做到依法办事。政府部门不能严格执法, 市民、企业为了能够办成事, 就常常需要付出额外成本。在调查中, 有40.2%的老百姓表示, 他们经常会为了办事给公职人员送礼, 也有33.9%的老百姓表示他们有时会这么做。上述两个数据不仅表明我国政府仍然存在相当高的体制成本, 也意味着廉政政府建设仍然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
表1 政府有关部门办事效率的市民评价 (百分比, %)
表2 政府部门依法办事的市民评价 (百分比, %)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出之初, 浙江省委省政府就明确提出, 这一改革尽管始于政府改革, 但它绝不限于行政效率提升。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初衷, “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仅旨在改善政务服务质量, 更是推动浙江省经济社会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优势的“牛鼻子”。换句话说, “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但要在现有体制机制框架内提高管理效率, 也要基于市民、企业的需求导向, 倒逼政府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权力、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方式, 进而重构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 提高浙江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制度优势。2016年12月以来,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等的力量, 业已初步显现了在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方面的作用。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 浙江省各地、各部门都建立了更为规范、清晰的事项办理程序和标准, 并通过政府在线政务系统给予固化。与以往基于办事人员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相比, 依托互联网建立新的政务系统标准化程度更高, 最大限度地增进了权力行使的规范化程度, 减少了办事人员的随意性, 降低了个人将公共的行政权力服务于私人利益的可能性。截至2017年11月30日, 浙江省级网上办事事项达到797项, 占全部事项的79.7%;市县两级网上办事事项平均为787项和546项, 开通率分别达到66.6%、65.8%。以“互联网+”为依托, 浙江省较大程度实现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3. 整体性政府改革模式基本形成
除了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撬动全面深化改革,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效是形成了整体性政府的改革理念, 并通过活跃的地方创新为下一阶段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积累了重要经验。与以往以部门为主体、以权力事项为依托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比, “最多跑一次”改革充分发挥浙江省“四张清单一张网”的前期工作基础, 借力“互联网+”的技术支撑优势, 赋予了老百姓评价政府改革成效的权力, 形成了整体政府的改革模式。对外, 它为老百姓提供了无缝隙而非碎片化的政务服务;对内, 它增进了各部门的团结协作,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互相推诿现象。
浙江省各地在“最多跑一次”改革进程中开展了各项差异化探索。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各地、各部门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目标,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在便民服务、商事登记和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等领域探索了更好回应人民诉求、提高行政效率的模式。除了前述省级部门和杭州、衢州和湖州市德清县等的改革模式, 其他地区如绍兴市诸暨市提出了“一张身份证办一生事”的新理念, 金华市优化了“就近跑”事项办理地点的人性化、精细化布局, 丽水市云和县结合自身特色打造了15分钟办事圈, 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提出了“渔小二”代办制, 宁波市海曙区探索了“全科工作人员”的新机制等。这些实践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放管服”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三、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本经验:整体性政府的理念与实践
2016年以来, 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代表的政府改革, 形成了整体性政府的改革新模式, 有效提高了行政效率, 撬动了经济社会体制的全面变革。与以往政府改革相比, 整体性政府改革突出强调应以人民为中心, 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感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标志, 较好解决了以往政府部门间、层级间互相推诿、责任不明的情形, 显著提高了政府改革的成效。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推进整体性政府改革提供了如下重要经验。
第一, 赋权市民、企业倒逼政府改革,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整体性政府”改革模式的重要前提。“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对中央政府“放管服”改革的积极响应和地方探索, 但它又超越了以往政府中心主义的简政放权模式。在以往改革中, 政府尽管也把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服务质量作为重要目标, 但在政府中心主义的改革模式下, 不少政府都更关注“投入”指标、“过程”指标, 即以减少、下放了多少行政权力为标准衡量政府改革的力度与成绩。这种改革与大型科层制组织的行政逻辑高度匹配, 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调动各部门、各层级政府力量梳理行政权力, 但却难以避免部门利益引发的改革失败。在大型科层制组织中, 各部门都存在保留、扩大权力的本能, 并不愿意下放核心权力影响所在部门的长远利益。也正因此, 一些地区出现了较高层级政府取消“无用”权力, 或将“无用”权力下放给下级的情形, 如一些平原地区把草场治理、矿产管理等在当地并不适用的权力下放给较低层级政府。在市民、企业等提出质疑时, 各部门也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形, 进而导致政府改革较难切实转化为老百姓的满意感、获得感。“最多跑一次”改革以结果为导向, 明确把市民、企业的办事体验作为评判标准, 赋予了市民、企业评价政府改革成效的权力, 由此倒逼各部门协力推进改革, 形成了整体性政府的改革模式。浙江省在本轮政府改革中, 市民、企业不再需要与碎片化的政府部门打交道, 他们只需向“政府”提出政务服务或行政事项的具体诉求, 就能获得政府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的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高效服务。相关政府部门则需要通过内部的权力重构、流程再造和信息共享, 响应市民、企业提出的诉求。换言之, 市民、企业只需要通过一个窗口来获得服务, 而多个政府部门则需要集成提供服务。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解决了以往政府中心主义所导致的部门主义、碎片主义, 通过赋权于市民、企业, 为整体性政府改革创造了条件。
第二, 强化纵向问责, 以省委省政府牵头的领导机制是浙江省得以较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组织保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整体性政府得以建立的重要理念基础, 但理念的落实需要组织的制度安排。在现代国家, 政府需要明确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职责权限, 以提高大型组织的行政效率。已有关于科层制组织的研究已经表明, 庞大的规模会导致组织缺乏对外部反馈的及时响应, 因而科层制组织普遍存在低效率、刚性、保守主义等问题。也正因此, 尽管“服务型政府”早在党的十六大后就成为主导中国政府改革的核心目标, 不少地方政府却始终未能从根本上转变行为模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承担了重要的领导责任, 并建立了由省委书记和省长牵头的实质性领导机制, 通过强化纵向问责机制, 弥补地方层面横向问责机制的不足, 从而确保各部门、各级政府都能真正重视并推进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
第三, 创新政策工具,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浙江省在分权体制下推进整体性政府建设的技术支撑。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 “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实现跨层级、跨部门和跨地区的权力重构与流程再造, 即通过以事项为载体, 减少一些部门不必要的行政权力, 优化各部门之间的办事流程。以往, 这一改革不仅需要多次召开跨部门的协调会, 还常常会遭遇规范不统一以及改革短期化等问题。一方面, 在地方分权的行政体制中, 各地区、各层级政府对于同一事项的要求、流程很难统一, 这就导致改革的地方化倾向明显, 难以适应城市化进程中跨地区的人口流动对统一政务办事标准、流程的诉求。另一方面, 简政放权的实质是层级间、部门间的权力重构, 但在部门利益的驱动下, 一些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往往会在改革周期结束以后重新收回已经下放的权力, 从而导致改革成果难以巩固。浙江省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 借助“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新技术, 除了延续以往跨部门协调会的模式推进权力重构和流程再造, 更重要的是依托互联网建立新的政务服务系统, 以建立更为规范、清晰的事项办理程序和标准。与以往基于行政文书的改革相比, 依托互联网建立新的政务系统标准化程度更高, 也能够更好避免政府部门悄悄回收权力的可能性, 有助于巩固整体性政府改革的实践成果。
依托全新的政府改革理念、有力的领导体制和先进的互联网技术, 浙江省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 课题组对江苏省“不见面审批”和湖北省武汉市“三办”改革的调研显示, 上述经验不仅适用于浙江, 也适用于其他地区。也就是说, “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思想主导了武汉市“三办”改革, 即“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有力的领导体制同是武汉、江苏两地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改革成效的关键 ;“互联网+政务服务”更是上述三地改革的共同点。由此可见,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本经验具有较好的普遍适用性。
四、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问题与挑战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市民、企业的获得感仍然有待提高, 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等方面。这些问题, 既有浙江省改革实践的内生问题, 需要地方政府继续转变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解决, 也有自下而上的地方化改革难以避免的外生困境, 需要高层级政府共同参与推进。
1. 作为地方实践的内生问题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政府改革实践, 并形成了整体性政府这一新的改革模式。不过, 作为一项自上而下推动的政府改革,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突出表现为部分地区和部门对于改革目标的认识不够准确, 也缺乏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政府改革理念的体制机制供给, 导致市民、企业的获得感不强, 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尚未完全实现。
第一, 部分地区和部门未能充分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理念。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 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任务导向”的情形, 把满足领导要求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工作推进时过度追求完成改革任务, 以数量取胜为第一要务, 却忽视了对改革质量的把握。如有的地区在改革中出现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倾向, 突出表现为重实体投入、轻制度优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行政服务中心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但一些地区在建设中重硬件投入, 忽略了基于人口数量、办事需求等合理规划行政服务中心的空间布局, 也未能根据事项办理频次恰当配置行政服务中心内不同职能窗口数量和办事人员, 一些需求旺盛的便民服务项目人力供给明显不足, 降低了老百姓的现场满意感。更严重的是, 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探索“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方式的过程中, 出现了“为了创新而创新”的情形, 使得一些重要的创新成果未能有效扩散。
第二, 部分地区的政府中心主义逻辑仍然突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区别于以往改革的最大特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 但现实改革中距离这一指导思想的切实落地仍有距离。一方面, 当前各部门虽然梳理了“最多跑一次”事项, 但这些“最多跑一次”是逻辑上的“一次”, 而不是实际上的“一次”。在实践中, 由于政务服务信息公布不充分, 老百姓缺乏如何办事的必要信息, 导致获得感降低。另一方面, 一些部门、地区将“互联网+政务服务”简单等同于“政务服务+互联网”, 只是简单将政务服务信息搬上网络, 始终未能真正发挥技术优势, 即未能借力互联网技术简化政务服务, 反而增加了工作量;始终未能树立用户意识, 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资讯, 网站设计也存在浏览器不兼容、信息检索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导致政务服务网未能真正运转起来。
第三, 部分改革措施缺乏组织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作为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 它内在地要求重构政府组织架构、运行方式和人力资源配备。但在一些地区, 改革目标提了, 方式有了, 组织能力却没有能够跟上。在办事服务中, 这突出表现为优秀窗口工作人员的缺失、流失。目前, 行政服务大厅窗口人员往往是合同聘用工, 工资水平较低, 福利待遇很难保证, 与改革要求窗口工作人员业务熟练、技术过硬、态度良好不相匹配。在执法监管中, 这突出表现为专业化干部的结构性短缺。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 基层站所主要基于原工商站所布局设立, 但执法监管中食品药品监管、质量监管等的专业技术要求很高, 专业监管人员不足, 就难以满足“双随机”的监管要求。
最后, 部分地区和部门未能准确把握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目标。作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多跑一次”改革强调各级政府、部门更好为市民、企业服务。简政放权不是放而不管, 而是更好地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务服务质量的同时, 提升政府的市场监管、社会治理能力。在实践中, 部分地区存在重服务放权、轻执法监管的情形。在浙江省, 不少改革的多项举措均以“放”为目标, 对“管”的推进多停留在宣传倡议阶段。“放”的确有助于激活市场活力, 但长期来看, 放而不管将严重损害市场秩序。
2. 作为地方探索的外部制度约束
地方差异化探索是各项改革实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重要保障。推进改革实践、巩固改革成果内在地要求地方实践与国家制度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在浙江省, “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持续推进, 业已凸显地方改革面临着突出的外部制度环境约束, 亟需中央协调、介入。围绕改革目标, “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地方实践普遍面临着信息孤岛、法治困境, 以及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这些外部制度约束, 也是江苏省、湖北省武汉市在同类改革中遭遇的突出问题。
第一, 地方改革实践中面临着突出的信息孤岛问题, 即各部门与国家部委系统信息对接不畅, 导致地方性改革中没有数据“替老百姓跑”。在浙江省, 各地尽管都响应了“最多跑一次”改革, 并在实践中较好落实了整体性政府的改革理念, 但在全省范围内, 改革仍然存在着碎片化现象。这一方面表现在政务标准化水平偏低, 即各层级政府、不同区域政府对事项的梳理、对同一事项所要求的材料、采用的流程以及权限的下放等都未能统一, 导致政务服务难以实现“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改革碎片化现象的另一个表现则是“信息孤岛”问题, 即省内各系统、各地区由于条块割裂、系统林立等原因, 始终未能完成信息共享、交换等工作, 降低了行政效率。在一省范围内, 省委省政府牵头的领导机制有可能解决跨地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标准统一, 但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 浙江省与中央部委及其他省份的信息共享就将成为问题。
第二, 地方化改革与全国性法律法规冲突的问题。“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各层级政府和各部门以事项为载体, 减少一些部门不必要的行政权力。为了尽可能提高效率, 浙江省开展了诸如“电子证照”等改革实践。但这些行政权力的减少、“电子证照”等全新实践的尝试, 都无一例外地遭遇了法治困境。就行政权力而言, 各行政部门的权力均有法律规定。在简政放权改革中, 上级政府部门往往采用“委托交办”的方式授权下级行政部门行使特定权力, 但这一做法使得改革始终缺乏法治保障。更为突出的问题则表现在“电子证照”等创新实践之中。由于不符合成文法规定, “电子证照”只在浙江有效。一旦市民、企业需要跨省办事, 仍然需要采用传统证照, 反而增加了麻烦。
第三, 以重点任务模式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缺乏长效机制。在“最多跑一次”改革过程中, 浙江省委省政府采用了强化纵向问责的方式, 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和各部门落实整体性政府的改革模式。但重点任务总有时间限制, 往往会伴随党委换届和政府改革战略变化而发生转变。也正因此, “最多跑一次”改革需要建立更为有效的长效机制, 保证地方政府始终能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建立顺应市民、企业需求的政务服务优化机制。在现有行政体制中, 这一长效机制的建立有赖于高层级政府推动, 即做强以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监察体制等为核心的横向问责机制。
五、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升级到2.0版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改革, 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业已取得良好成效。不过, 正如浙江省委书记车俊所指出, “最多跑一次”改革虽已破题、远未结束。当前, 如何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撬动作用, 以政府改革为切入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是深化、巩固“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的关键。基于已有进展, “最多跑一次”改革可以通过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等深化、巩固改革成效。同时, 浙江省也需要充分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撬动效应, 推动经济社会体制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1. 巩固“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
针对掣肘“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两个核心问题, 即政务信息公布不充分、信息孤岛等, 浙江省政府可以通过继续优化体制机制予以解决:一是加强顶层设计, 更好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务标准化和信息共享, 破除整体性政府建设的制度藩篱;二是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机制, 通过打造回应型政府, 更好激发“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提高老百姓满意感、获得感方面的潜力。
信息孤岛是制约“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集权, 而在于协调。有观点认为, 信息孤岛是各地区、各部门数据管理系统不兼容所导致的技术问题, 以及由于市民隐私或其他敏感信息不便共享而出现的权限问题。事实上, 整体性政府的建立并不必然要求各系统间共享所有数据, 而是只要能够实现跨系统数据对接, 在老百姓办事时由本人授权读取必要证明信息即可。在现阶段, 信息孤岛背后既不是技术问题, 也不是权限问题, 而是跨部门协调产生的管理问题。在行政分权体制下, 不同层级、不同地区政府在政务服务中要求的材料、采用的流程和下放的权限等存在差异是正常现象。当前, 浙江省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都市区一体化的新阶段, 它内在地要求城乡之间、城市之间实现基础设施、要素资源和体制机制的互联互通。解决各部门、各地区条块割裂、系统林立的现象, 关键在于加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顶层设计, 建立全省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政务服务标准, 及时总结、推广实践有效的地方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并不是要压缩地方差异化探索的空间, 而是旨在规范、引导各地实践,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工作协调机制, 为“最多跑一次”改革从点上突破到面上推广创造支持性条件。
针对一些改革举措尚未能够转化为老百姓、企业满意感、获得感的问题, 政府需要意识到, “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理念, 还得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机制予以支撑。调研显示, 制约“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突出表现为政务信息公布不充分、不合理, 造成了市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些行政服务中心资源配置不合理, 未能基于市民、企业的实际办事需求完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政务服务网用户体验差, 更多基于管理部门而非用户习惯设计页面等。这些问题尽管表现形态不一, 但其根源都在于用户导向的缺失。在深化、巩固“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的过程中, 各级政府需要认识到, 政府改革并不只需要行政部门的参与, 老百姓的充分知晓、充分接受、充分使用是决定“最多跑一次”实践成效的关键。换句话说, “最多跑一次”改革实践成果的巩固, 不能只靠政府的单方面努力, 而是只有在政府和老百姓的互动中才能实现。将“最多跑一次”进行到底, 要求各级政府确立回应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建立老百姓需求意愿表达、用户体验反馈, 以及政务服务投诉三个方面为一体的制度化参与渠道, 在充分了解老百姓需求偏好的情况下, 更为精准地提供办事服务清单、优化办事服务方法。
2. 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撬动效应
浙江省自“最多跑一次”改革提出之日起, 就不只是围绕行政效率做文章, 而是明确把撬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为题中之义, 致力于通过政府自身改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增创浙江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业已取得较好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 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同时, 在“撬”字上狠下功夫, 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不断放大“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引作用。这就是说,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选准的“牛鼻子”, 是“放管服”改革在浙江的具体实践和前沿探索, 更是浙江各级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引领。
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两大重点任务。如何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里的核心思路在于, 以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来建设最佳营商环境, 以高水平服务来支撑高质量发展。在完善产权制度方面, 我们需要不断巩固和发挥我省国有经济优、民营经济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优势, 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不断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平等对待不同产权主体, 在执法、司法和行政实践中加强对市场主体之间产权纠纷的公平裁决, 破除部分民营企业家心中存在的疑虑, 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 这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中长期存在的“短板”, 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 要素市场建设相对滞后, 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不畅。伴随着劳动、资本等要素红利逐步消失,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数量投入来驱动的格局难以为继, 必须实现从供给要素数量驱动到供给要素质量驱动的转变。深化要素供给的市场化改革, 提高要素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然要求, 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当前, 浙江省已经在工业领域推出了“亩均论英雄”改革, 在项目领域推出了“标准地”改革, 推行“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区域环评+环境标准”, 在生态建设领域推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财政收费、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等制度。接下来, 我们还需要充分利用政府的制度供给, 降低体制成本。比如在土地市场改革中, 加快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 农民宅基地在更大范围内流转、抵押、担保等, 甚至着手解决由来已久的小产权房问题, 形成浙江经验。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当前社会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社会体制改革, 关键在于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改革获得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方面, 我们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来谋划改革。在这里, 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改革获得感, 必须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的真实需求相匹配, 而这又要求政府能够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和辨识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 进而积极、高效、精准地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过去, 我们较多地从人均收入、居民消费水平等冰冷的数据来表征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而相对忽视了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改革成果的主观感受。一些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呈现出一种强烈的“一厢情愿”色彩, 将“政府责任”简化为“家长主义”, 导致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真实、迫切的公共服务需求发生较大偏差, 其结果是政府尽管增加了公共服务的财力、人力投入, 却未明显带来或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这种情形必须通过改革予以改变。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既要努力构建社会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又要改善现有经济结构, 大力建设民生经济;改革政府管理体制, 建设服务型政府;还要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为人民群众参与治理创造条件, 形成公民、市场、社会与政府的合力。在共建中共治共享, 在共治共享中共建, 是我们既把社会治理理解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社会目标, 又把它与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联系起来的最重要依据。而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 发端于浙江省桐乡市并在全省燎原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建设, 形成了升级“枫桥经验”的重要经验。今后, 如何落实乡村治理中自治的核心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和德治的支撑作用, 如何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经验拓展到其他社会领域, 如何实现在乡村乃至全社会的有效治理, 都有大量工作要做, 其中全方位的制度性供给是保障, 需要开展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和制度建设。
总之,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并发挥其撬动作用, 不但可以为浙江改革闯关, 而且可以为全国改革探路。
参考文献:略
最多跑一次 浙江加速度
来源:必赢626net入口首页 2018-09-25 浙江在线 作者:李攀 金春华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浙江,一次次开启从无到有的大胆探索,一次次扛起领风气之先的先锋担当。纵览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史,浙江始终是改革的“弄潮儿”。
浙江是最早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的省份之一,1999年,上虞成立了全国首家规范意义上的行政服务中心。以此为起点,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率先在全国破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大力倡导机关效能建设,随后浙江又开启了多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以改革纪念改革,以开放促进开放,是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的最好方式。“最多跑一次”是浙江在省域层面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其初心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础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提供的技术支撑,路径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的“乘法”,实质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启动以来,各地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众志成城、合力攻坚,改革亮点纷呈,获得了很多有全国性意义的试点经验和改革样本,创造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今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审议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报告》,中央深改办建议向全国复制推广浙江经验。今年3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这是中央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充分肯定。
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梳理公布的“最多跑一次”事项已分别占同级总事项数的100%、99.59%和99.21%。最新的第三方特定对象电话回访调查显示,企业和群众对“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满意率达到94.7%。
“最多跑一次”的浙江足迹
2016年12月27日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公开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
2017年1月16日
省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2017年2月20日
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对“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全面部署。
2017年5月21日
由省质监局、省编办等部门制定的《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正式发布,“最多跑一次”省级地方标准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2017年5月
中央办公厅信息专刊印发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做法,充分肯定浙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解决好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入手,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2017年10月15日
省委书记车俊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系统阐述了我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意义,全面回顾了前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初步成效,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18年1月2日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会。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发展。
2018年1月23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审议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报告》,中央深改办建议向全国复制推广。
2018年2月27日
2018年第一场“最多跑一次改革”新闻发布会召开。截至2017年底,浙江“最多跑一次”的实现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87.9%和94.7%。
2018年3月5日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018年4月17日
《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18)》在京发布。2017年度省级政府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排名,浙江居榜首。
亲历者说
衢州市行政中心无差别受理窗口工作人员 李冉冉:
我们中心是全省成立较早的行政服务中心,但那时群众办事不太方便,记得那时我们还没上班,门口就有群众排队,甚至还要在窗口之间来回跑。
“最多跑一次”改革,我们窗口经历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无差别受理”等一系列改变,现在群众跑一个窗口,就能一次性办完业务。
这项改革对我们窗口工作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改革以来,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抽空“啃”几万字的“最多跑一次”文件汇编,下班后还要参加业务培训和模拟实操,每天都像“魔鬼训练”,可是当看到群众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窗口,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浙江嘉华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林继通:
记得七八年前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为了拿到一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我抱着一叠材料在发改、住建、环保、消防等十多个部门来回跑,有时就因为少带了一份材料又要重头跑,两三个月下来连流程都没完全搞清楚。对于我们这样的小企业,时间就是金钱。
今年,我在玉环市玉城街道的机电园区投资建设了1000万元的厂房,这一次项目施工的审批只用29天就完成了,比我的预期整整提前了两个多月。很多材料我在网上就能提交,各个部门也在同步办理,行政服务中心还给我们配了专职代办员。“最多跑一次”改革创造了很好的营商环境。
新上虞人 李鹏:
两年前,我有位在上虞的老乡买了套房子,办过户可把他折腾坏了,工作日请了几天假,连当月的考勤奖都没了。今年我也买了套二手房,不过我这次顺利多了。不动产综合窗口,完全没有想象中那么拥挤,我只填写了一份申请表、递交了相关材料就完成了水电气等相关事项的办理,工作人员告诉我,后面的事情就不需要我再跑了,而且两个工作日内就能办理完成。“最多跑一次”改革,不仅方便了本地的居民,也方便了我们这些外来务工者,在这里工作生活越来越有家的感觉。(记者 梅玲玲 徐子渊 朱银燕 整理 )
打出改革创新牌
省委党校教授 陈宏彩
“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浙江打出了一张又一张创新牌。
窗口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突破点。衢州率先探索“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从“跑部门”变为“跑政府”。在此基础上,全省稳步推进“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加快实现“一窗通办”。
互联网和大数据提供的技术支撑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础。我省率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企业投资项目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等改革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支点,浙江全面撬动了各领域改革。德清县率先探索开展了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试点,切实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将“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
哲 轩
2018年07月09日 来源:必赢626net入口首页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把“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经验做法”作为典型经验之一向全国全面推广。“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创造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的一个鲜亮标志。“最多跑一次”改革之所以能够作为先进经验向全国推广,是因为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最多跑一次”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新时代浙江省域层面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气魄、深入转变作风的坚定决心、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鲜明导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最多跑一次”改革聚焦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最紧密、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领域和问题,把办事的“窗口”当作改革的“主场”,将群众的“一件事”落实为政府服务的“一次结”,变“群众跑”为“干部跑”“数据跑”,变“反复跑、多头跑”为“最多跑一次”,群众对此纷纷点赞。第二,“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治权”为重中之重,着力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特别是通过全面整合和优化审批流程,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法治化,强化了群众参与、群众评价、群众监督,推动了政务公开,使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序、公开透明。第三,“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实践。“最多跑一次”改革从群众视角思考政府改革,以群众要求确立改革标准,把改革效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充分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四,“最多跑一次”改革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习近平同志赋予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使命。“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浙江用实际行动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全力推进的标志性、关联性、引领性改革,开辟了新时代浙江改革新境界,充分体现了“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责任担当。
“最多跑一次”改革积累丰富实践经验
“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放管服”改革的精准抓手,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制度规范与标准体系,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在全国复制推广的价值。第一,领导重视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关键所在。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的生动实践。省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协调,全过程、全方位倾力加以推动,为改革注入强大动力、提供坚实保障。第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抓手。浙江全力打造“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稳步推进“无差别全科受理”。推进便民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全覆盖,在村(社区)打造“代办点+自助服务终端+村干部集中服务”便民服务模式,推进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第三,“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支撑。浙江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目标,构建统一架构、覆盖全省的浙江政务服务网,省级前100高频事项已实现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积极推进民生事项“一证通办”。第四,“聚焦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点领域。针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部门多、环节多、周期长的问题,推进企业投资便利化改革;针对市场准入领域“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的问题,推进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针对群众日常生活中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推进民生服务便利化改革,推进“一件事情”全流程“最多跑一次”。第五,“规范化标准化”是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基础。浙江注重以制度形式巩固推广改革成果,把制度化作为基础工作和长效机制,研究起草《浙江省保障“最多跑一次”改革规定》地方性法规,公布实施《政务办事“最多跑一次”工作规范》《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行政服务大厅现场管理工作规范》等地方标准,初步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标准体系。
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深化行政改革和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创新,需要持续深化和不断完善。要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遵循现代治理的各项要求,实现服务供给与民众需求相匹配,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倒逼政府“自我革命”,努力将“最多跑一次”改革进行到底。第一,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要解决若干深层次问题。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审批事项需要进一步规范,审批权的层级配置需要进一步合理化,审批过程的各种要素需要进一步精简,实质性审批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的风险需要进一步规避。第二,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方面各领域改革。用“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经济体制、权力运行机制、司法、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各领域改革,推动政府效能革命,把能够纳入“最多跑一次”的事项全部纳入改革范围,同时将这项改革向乡镇、街道、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延伸,最大限度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第三,全力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升级版。从“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试点起步,到“一站式服务”“一证通办”“一网通办”,浙江已形成“最多跑一次”的强劲热潮。大力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办理,率先在浙江建成“数字政府”“网上政府”“掌上政府”,实现更多事项“就近跑一次”“一次也不跑”。大力完善“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长效制度,以制度的刚性保证改革成果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第四,不断提高“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论研究,将改革的内涵、外延、目标和路径说清楚、讲准确;发挥浙江作为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省的优势,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标准化”,将标准化的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和服务全链条,进一步提高“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09日 07 版)
【学思集】(2018年第19期):“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专题学习资料.doc